学校首页

蒋炎益:民办职业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

  • 2022.12.30
  • 本科职教

2022年底,中央、国务院继二十大报告之后,颁布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对职业教育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也高度肯定了职业本科高校价值身份。在实际办学中民办职业本科高校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一切”之要求落到实处?如何将高质量发展要求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之目标落地、落实、落细就成为当前亟待解答的现实问题。民办职业本科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应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强化内涵建设,以品牌特色支撑高质量发展。每一个学校的历史传承有所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这既是学校隐性资源,也是学校在办学定位上的特色优势。民办职业本科高校要深挖学校的区位优势与办学传统,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特色。在发展过程中应紧扣职业性特质,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在培养职业类人才、产出职业类科学研究和做实职业类社会服务的目标上办出自己的品牌。在学科建设上,民办职业本科高校应依据自身区域需求和行业特色制定自身学科发展规划,优化学科发展布局和重点支持方向,建立跨学科合作组织,用好学科带头人资源,提升学科团队凝聚力,打造专兼职结合、跨学科协作、教研结合型的高质量学科团队。在专业发展上,应建设新兴专业,改进甚至淘汰落后专业,将专业发展与社会建设紧密对接,因校制宜地以专业对接行业、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方式打造品牌,构筑民办职业本科高校核心竞争优势。

二是推进开放治理,以院校政企协同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民办职业本科高校应践行开放式办学理念,实现教育系统与生产系统资源禀赋的合理流动。在服务地方上,应积极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把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通过深入岗位群调研,以重点专业为核心,结合地域特色,聚集区域优势资源,厚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度。在院校政企合作上,建立由学校、学院、地方、企业共同参与的理事会制度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共享、项目贯穿、职业导向”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依托行业优势,兼顾“服务”与“提质”的办学需求,实现1+1>2协同效应。

三是关注科学评价,以多维评价方式确保高质量发展。民办职业本科高校未来发展的主轴定位在“高质量”上,这就要求民办职业本科高校立足地方需求、凸显职业特征,革新评价理念,多维驱动,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多样化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建构多元评价指标,回归知识创造目标。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主要由同行评议来引导教师探究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问题,评价导向也是就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的结果式评价。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民办职业本科高校应积极顺应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趋势,结合实际知识生产过程中的需求差异,充分考虑学术创新、应用价值、社会影响等在科研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开放多元的学术评价体系。二是健全分类评价制度,回归多元发展目标。在评价学院上,要建立科学、规范、公正的教育评价制度作为内部评价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为不同类型学院可以普遍拥有品牌特色和竞争力提供根本保障,既要突出学校整体发展,更要关心学院的历史差异、学科差异等。在评价教师上,要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科学评价观并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创设集学科队伍评价、目标绩效评价、激励约束评价于一体的增值性、分类性特征明显的新型评价制度来激发教师内在动力,对不同岗位的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加强学术科研成果转化、师德师风表现、学位论文指导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在评价学生上,应扎根地方需求与学生实际情况,建构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与结果融通、知识与技能相辅的多维评价指标,做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增值性评价。

总之,民办职业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是长期的、全方位的和深层次的,要扎根地方,通过特色化发展、院校政企协同治理和多元评价等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努力培养更优“大国工匠”。